“四個女人,分從不同的國家,
嫁到台灣不同的地區,成為新移民。
相異的個性,相異的際運,或溫馨或悲情或荒謬...
這是她們,也是我們的故事。“
內政部統計,台灣有超過四十三萬的新移民女性,成為台灣人口結構龐大的組成,但是台灣社會、媒體對她們還是充滿偏見以及歧視。而我們台灣人對於「外籍配偶」,總有個次等的、窮苦的、學歷低...等負面、扭曲的印象,我們在心裡上早已存在著上、下等人的區別,如同在片中,皮條客對「大陸妹」的看法,她們要錢、來台灣是要賣身、掏金。而《吉林的月光》顛覆大眾媒體賦予大陸配偶的形象,不是賣身、不是犯罪,是光明磊落的經脈穴道按摩。
過去觀看類似題材的電影,往往都有很沈重的壓力、深沉的無奈壓在心頭上,就像巍巍一樣,然而在看《吉林的月光》的當下,這樣的情緒並沒有出現,我想是因為導演以邊巍巍這個人以及她的立場出發,訴說她的無奈、她的不得不、她的故事,是一種平行的角度,不同於過去所看過的紀錄片、電影的敘事方式,從「台灣社會」、「台灣人」...的「高度」去看外籍配偶,去感受他們的辛酸,讓我感覺到表面上,是平等的,然而地位高下的分別,若有似無的出現在敘事之中。
因此《吉林的月光》作了角度切換,不再是將邊巍巍放入台灣社會框架之下,呈出當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人在同一個環境之中彼此間的互動,所產生的衝突。也許我們不該只從 台灣社會的文化習俗、慣例、道德去檢視、處理外籍配偶與台灣間的衝突,站在外籍配偶的文化背景、環境,平行的視野來看待。
小周,是老大的小弟,我好喜歡這個角色,他是個丑角,為巍巍苦悶的生活點綴歡樂,同時又是個癡情男,把巍巍當做不可褻瀆的女神,緊守分寸,暗戀著巍巍,不逾越大嫂與小弟之間的界限,我喜歡他藉著是大哥小弟的身份,義無反顧幫助邊巍巍,有點可笑(因為讓他被揍的狗血淋頭)但卻很帥。他的癡情在看到巍巍和家豪一起從房子離開,傻到最高點,因為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,拋開自卑感,向大嫂表白,希望巍巍能夠接受只是個小弟的自己,在看到那一幕之後,認清身份在一段感情之中的現實、殘酷,他默默的流淚,淚水混着鮮血。
沈家豪是一位警察,但徹頭徹尾都不是個正義使者,我想真正的警察看到他的行為舉止,應該會氣死吧。不過警察身份讓他在執行勤務的過程中一見鍾情,進而展開一段沒有結果的曖昧,只能說愛情說來就來,哈。不過沈家豪也是個癡情男,喜歡巍巍,所以幫她營造在台灣過得很幸福的假想世界,但只能說小周和沈家豪沒有像大仁哥一樣的際遇,默默的守候,最後換來愛神的眷顧。
邊巍巍,長春中醫學院的高材生,籌措母親的醫藥費,嫁來台灣,如此的情節發展,不意外,她依靠著中醫經脈穴道的知識,得以在按摩店生存而不提供「特別服務」,保有最後的尊嚴。巍巍的背景設定,給予台灣觀眾不同的、全新的外籍配偶樣貌,我不是在看一部關於外籍配偶在台生活的影片,我是在閱讀一位女子為了家人,犧牲愛情的故事,當電影的主軸談愛,親情愛、友情愛、對家鄉的想念,軟化了外籍配偶議題的尖銳性,同時也訴說外籍配偶們內心對於命運、對於不同國度、不同族群的無奈。
大致上是這樣...有想到再補充囉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